第二百二十三章:朱棣内禅的最大原因
也让人看不懂。” 方孝孺接话道:“老朽担任金陵常科书院博士二十余年,每次都以为太子殿下要做这件事,结果最後发现殿下做的却是另一件事。” “放眼如今的天下各省府县主官,有何人不是太子的门生?即便不是,又有何人不是太子一手提拔?” 杨士奇沉声道。 自永乐五年往後,每年都有数千学子从金陵常科书院学成,并考中进士,成为朝廷命官。 当年的於彦昭、胡濙、王骥、周忱、曾棨等人,已经成为地方高官,或知府、知州,或布政司参政、参议,或按察司副使、佥事。 杨士奇又道:“至於军中宿将与勳臣,更不必说了。” 勳臣之中的後起之秀,薛禄、韦贤皆为侯爵,陈刚、王斌、傅让皆为伯爵。 除了盛磊与赵俊臣,只是兼任锦衣卫指挥使佥事外,其余东g0ng守将出身的耿瑄、郭监、汤运等皆已成为军中镇守一方的大将。 郑和就不必说了,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督公,也是史上第一个率领船队完成绕地航行一圈的宦官。 朱棣为了表彰郑和之功,特地赐予其“三宝太监”之名号,品秩俸禄同於一等侯,相当於太监的一种终身爵。 郑和能有今天,全靠当年朱高煦的力荐。 因此,大明所有宦官口中的“郑督公”是太子朱高煦的铁杆支持者。 可以说,大明的水师与宝船队上下将士,皆唯朱高煦马首是瞻。 而且李远、张辅等一众老牌勳贵,皆是朱高煦的支持者。 h淮感叹道:“可越是这样,老夫越发觉得太子殿下之手段非常人所能及。太子殿下他一不贪权,二不贪财,对武将与文臣,基本上算是一碗水端平。